央行、利率、外匯

27 February 2024

低利率

人民借錢變得簡單也更願意把錢投入股市做高報酬高風險投資,結果是更多資金在市場上流動。以企業來說更願意借錢投資,而企業也會有更多資金做擴廠增加產能。

但過與不及,過多資金在市場上流動,但重要的事資源量仍然沒有變,例如原料就是這麼多,勞動力就是這麼多,供需狀況下勢必會造成漲價,而這個原物料漲價會造成企業成本增加而增加產品價格,因此即便員工薪水可能調漲,但產品價格實際上也是漲價的。而漲價的結果就是很難再降價或回到以前價格,不論是員工薪水或產品價格(畢竟減薪可能會造成暴動)。

此外,借錢變得簡單會使金錢運用在效率極差的地方,例如財務不健康的殭屍企業得以苟活,他們可能沒有太多產出跟競爭力,但因為低利率可以借貸度日,但這件事是很不健康的。不然就是人民借錢買房,買股,金錢運用沒有實際產出。

網路泡沫及次級房貸

網路泡沫為2000年左右的WWW科技泡沫,當時科技景氣大好,新技術出現而使人民瘋狂把錢投入股市,直到後來逐漸有些人意識到這些股票價格過於誇張開始出場,於是泡沫破裂。此時聯準會立刻調低利率來使市場上流動資金增加降低泡沫破滅的傷害,而這個低利率確實降低這次泡沫破裂得傷害,但也使金錢在市場流動過多,人民開始借錢買房,低利率讓銀行願意借錢給信用較差的人,反正呆帳就把房子賣銀行仍賺,因為此時房價仍在上漲,直至後來聯準會調昇利率後,開始出現呆帳,而房價也開始下跌(需求下降,市場資金不夠時沒人會再借錢投資房產),造成後來次貸危機,許多呆帳。

利率比較

通常在比較各國的利率高低時會使用兩個指標
短期利率是比較金融業隔夜拆款利率
長期利率是比較10年期公債殖利率

法定存款準備金: 銀行會收人民存的錢拿去做投資或者貸款給其他人來賺取利潤,而為了避免銀行過度開槓桿(把人民存款的所有錢拿去運用,導致人民要領錢時銀行沒有錢),金融機構要求銀行一定要保有一定比例的現金,或者存於央行開設的準備金帳戶,這就是法定存款準備金。

而這個法定存款準備金是銀行每天都要被檢視的一個指標,但銀行可能某幾天或短期借款比較多,或者投資不能動,導致銀行準備金不夠。相反的可能有些銀行最近有很多人進來存款導致現金數目大於存款準備金,此時可以透過隔夜拆款市場去跟其他銀行借款放款,這種借款都是日結,而他的利率又是隔夜拆款利率。

隔拆利率代表目前銀行、市場的資金寬裕程度,如果銀行資金都很多,那此時隔拆利率就很低(需求低),但相反如果銀行都沒錢,跟其他銀行借錢的隔拆利率就會很高(需求高)。

匯率

匯率其實就是貨幣的供需情況,願意以多少美金來換一塊台幣,中央銀行也會希望能操縱匯率,希望能穩定,因為匯率的升值貶值會影響國內的進出口。

三元悖論: 固定匯率,自主的貨幣政策,資金自由流動,這三者最多只能同時滿足兩者。台灣選擇資金自由流動以及固定匯率,因此必沒有自主的貨幣政策,亦即如果要保有固定匯率(例如對美金保持在1:30左右),那勢必貨幣政策就必須隨著聯準會的動作調整,而不是自己想怎麼調就怎麼調。

舉例而言,聯準會如果降息,會導致美金定存的利潤下降,如果此時台灣的利率比美金定存高,那各國對台幣的需求必會大增,因為存台幣能夠換到更多的利潤,因此更好的做法是

主權基金 (Soverign Wealth Found)

政府可能透過外匯存底、國民年金、退休金等等方式累積到一筆資金,理論上這些資金主權是國民共享,而政府代為操作。因此主權基金就是政府將這些資金拿去做海外投資,不論是買國外債券甚至是基金投資,例如挪位主權基金、新加坡主權基金、南韓外匯基金等等。

而主權基金的投資操作會因為各國的需求而有些不同,例如台灣可能會需要能夠隨時迅速兌現的要求,相對可能有些國家沒有這些需求,因此每個國家對於投資標的,時間,風險的抉擇就會不同。以台灣而言,大多是購買美債的部分。

台灣需要能夠隨時迅速兌現的原因
台灣並不屬於國際貨幣組織(IMF)等等國際組織,一但發生金融危機,台灣不能保證IMF能夠提供我們金援,因此只能靠自己。而台灣又有需多的外資投資,不論是買公債或買台積股票,當外資大量撤離時,對台幣需求銳減,美金需求增加,此時政府只能夠透過提供足夠的美金來維持貨幣間的供需,而政府提供的美金來源就是外匯存底。

一但外匯存底不夠,等於擠兌,拿台幣想換美金換不到,導致台幣迅速貶值,這樣會是相當嚴重的後果。例如如果今天國家發行公債以美金計價的話,等於國家的債務可能會很難處理甚至失去償還能力,因爲此時會需要相當多的本國貨幣來兌換美金還債。

一個國家需要隨時迅速能夠將政府資產兌現的原因:

  1. 開發中國家,國內市場規模不夠大,大程度倚賴外資時
  2. 國家貨幣政策為跟美金維持穩定匯率

這兩個條件的國家,需要保證當有大變動時,國家能提供足夠的美金來維持匯率穩定。

為何台灣維持低利率

台灣利率不能高於美國利率主因是,一但高於美國利率,將會導致台幣大幅升值,畢竟在台灣定存會比美國高的話,大家都想換成台幣存台灣定存。

低利率的一大優點是利於出口,而這方面也累積了相當多的外匯存底,這些外匯存底有以下的好處:

  1. 台灣並非國際貨幣組織,因此不能保證出現國家的經濟貨幣危機時,會得到援助,因此要自己準備夠多的外匯存底,避免對美金需求大增時台幣過度貶值
  2. 央行的外匯存底能夠作為投資,購買美債的資金,進而創造收益 (盈餘繳庫)

維持低利率的另一個原因是央行的一大支出是定期存單, 因為維持低利率的作法就是央行不斷買進美金釋出新台幣,這樣能維持台幣需求相對低,但美元需求相對高的狀況,所以央行會跟銀行買進美金釋出新台幣,這會導致新台幣在市場流動過高而通貨膨脹,為了避免過多台幣流入市場,作法就是央行發行定期存單,有點像是債券感覺,銀行用台幣買定期存單,央行給銀行利息。但低利率能確保這樣央行要支出的利息很少,一但利率升高,央行要付出的台幣就高,而這時央行如果用印前來付利息將會導致台幣大量貶值,更多台幣在市場上流動收不回來。

低利率可能是導致外窮內富的原因

外窮內富是指台灣人賺到的錢在國內可以過很爽但到國外花費就很窮,一個很大原因就是因為台幣相對弱勢,貶值。

長期的台幣貶值、弱勢雖然能夠讓出口商賺取”更多”的新台幣,但這不代表他們的營收會更好,很大一個原因是國際化,要進口原物料或者各種東西,進口成本也增加後,營收不見得增加多少,因此台幣貶值結果代表台灣可能人民薪資沒得到多少提升,就算有,通常也代表物價一起變貴。這情況在國內消費花費是沒什麼問題的。一旦出國或購買進口品,台幣貶值的問題就會相當明顯,通樣的物價以美金計,台灣人就要花更多的台幣才買得起。